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发〔2021〕40号)、《陕西省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陕政办发〔2022〕8号)和《西安市净土保卫战2022年工作方案》(市政办发〔2022〕18号)要求,根据承担的具体任务,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2年,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成效持续巩固提升,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耕地污染源头控制 1.排查整治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体废物 以重有色金属、石煤、硫铁矿等矿区和安全利用类、严格管控类耕地集中区域周边的矿区为重点,排查无序堆存的历史遗留固体废物,制定整治方案,分阶段治理,逐步消除存量。(矿管处按职责分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 (二)深入实施耕地分类管理 2.切实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向农田施用重金属不达标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行为。(耕保处、总规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 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土壤和农产品协同监测结果等,动态调整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调整结果经市政府审定后报送省农业农村厅、省生态环境厅。(调查监测处按职责分工配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 (三)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4.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 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的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因地制宜适当提前开展土壞污染状況调查,化解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与土地开发进度之间的矛盾。(生态修复处牵头,用途管制处、利用处、储备中心配合) 5.严格污染地块用地准入 列入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的地块,不得作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不得办理土地征收、收回、收购、土地供应以及改变土地用途等手续。依法应当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或风险评估而未开展或尚未完成的地块,以及未达到土壞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的地块,不得开工建设与风险管控、修复无关的项目。(用途管制处、利用处、储备中心、生态修复处按职责分工负责) 6.优化土地开发和使用时序 涉及成片污染地块分期分批开发的,以及污染地块周边土地开发的,要优化开发时序,防止污染土壤及其后续风险管控或修复活动对周边人群造成影响。原则上,居住、学校、养老机构等用地应在毗邻地块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完成后再投入使用。(利用处、审批处、详规处、储备中心按职责分工负责) 7.强化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 生态环境部门、资源规划部门应及时共享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有关信息,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地块信息,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地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转让信息。(生态修复处牵头,用途管制处、利用处、储备中心配合) (四)有序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 8.明确风险管控与修复重点 以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的污染地块为重点,依法开展风险管控与修复。以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等专项行动遗留地块为重点,对暂不开发利用的,加强风险管控。(生态修复处按职责分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 (五)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 9.推进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评估 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完成省级以上化工园区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开展地下水国考点位水质分析及周边污染源调查评估,开展危险废物处置场等重点污染源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地勘处按职责分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 10.探索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体系 针对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分析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对非地质背景导致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的,因地制宜制定地下水环境质量达标或保持方案。按照省生态环境厅工作安排,配合建设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体系,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地勘处按职责分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 11.加强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 统筹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指导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地下水污染渗漏排查,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防渗改造措施。探索开展城镇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给区及供水单位周边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傍河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管控。(地勘处按职责分工配合生态环境部门)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落实本部门土壤、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各处室之间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扎实推动我局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二)明确工作任务 自然资源系统作为净土保卫战的重要组成单位,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各单位根据方案确定的重点,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力量,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各分县局抓好落实。 (三)深化宣传教育 各单位要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环境宣传教育,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知识,加强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