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加剧了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矛盾。近年来,由于城镇的快速发展,导致城镇周边生产建设项目及各种临时用地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损毁,且呈急速加剧的状态,土地复垦是恢复土地使用价值、恢复土地复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实现土地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011年,国务院公布实施《土地复垦条例》,发布《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比国土资发[2007]81号《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无论从结构、形式和内容上都更为完整,将土地复垦方案作为一个行业标准实施,更规范、统一了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实施,充分体现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在土地复垦过程中的重要性。 2021年4月2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不仅强调要强化对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管理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还强调要加大对破坏耕地、非法占地、拒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等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增加了对耕地“非粮化”的处罚规定。 土地复垦方案是一种基于科学预测的超前规划,具有前瞻性、预测性和动态性。一个完整的土地复垦项目包括复垦方案编制、实施方案设计、阶段复垦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和复垦工程后期管护,因此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对整个土地复垦项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明确土地复垦方向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时应明确项目区、复垦区及复垦责任范围、永久性建设用地及临时用地所在区域,且在审批时要求提供坐标,准确认定临时用地的地类及面积,要求提供2000坐标。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能够明确土地复垦中地块地点、面积、义务人和复垦后土地利用类型等基本特性,对后期土地复垦施工提供依据。 二、落实土地复垦资金 土地复垦方案通过明确复垦目标任务、复垦质量及复垦措施等,确定复垦投资的费用。通过工程设计和工程量测算进行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能够详尽、系统地估算出后期土地复垦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落实土地复垦方案可计算出总投资、单位面积投资等指标,同时对政府收取保证金提供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保证后期土地复垦的实施和实效。 三、加强对表土资源保护 土地复垦方案在土地未被损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剥离的表土的厚度、方量及确定剥离表土的面积;确定表土的剥离、运输、储存、回覆等各个环节中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要求,确保原有剥离土壤保持肥力。复垦施工过程中要求达到可供利用的状态,前期进行表土存储则可直接利用原有土层进行回覆,即保护原有土层不被损毁,又不造成二次外运土源的浪费,减少造价成本保持生态环境,且复垦施工完后土壤能够尽快实现可供利用的状态。 土地复垦是解决人地矛盾、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选择,在土地复垦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作为复垦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是对复垦工程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是为复垦工程的后期设计、施工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是决策科学化的必要步骤和手段,因此在土地复垦工程中应从前期审批,后期实施各个方面完善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避免后期复垦过程中因缺失土地复垦方案而造成的问题。 |